作者简介
泽夫•罗森克兰茨(Ze'ev Rosenkranz),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,在
奥地利 维也纳长大。1981年移居
以色列 ,2002年到
美国 工作 ,现任加州理工大学爱因斯坦文稿计划助理主任,《爱因斯坦
全集 》资深编辑。泽夫对爱因斯坦的
历史 著作和书信往来情有独钟,撰写和编辑了《以色列立国前的爱因斯坦:犹太复国主义者的圣像,还是圣像破坏者?》(Einstein Before Israel: Zionist Icon or Iconoclast?)、《镜头下的爱因斯坦》(The Einstein Scrapbook)和《阿尔伯特•爱因斯坦——永恒的瞬间幻觉》(Albert Einstein: The Persistent Illusion of Transience)等多本关于爱因斯坦的书。目前正在编写一本关于爱因斯坦与表姐爱尔莎的第二次
婚姻 的新书。
阿耳伯特•爱因斯坦(Albert Einstein,1879-1955),犹太裔理论物
理学 家,因“对理论
物理 学的贡献,特别是发现了光电效应的原理”,荣获1921年度诺贝尔
物理学 奖(1922年颁发)。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重要的
科学 家,一生总共发表了300多篇科学论文和150篇非科学作品,有“
现代 物理学之父”之誉。他卓越的原创性科学成就使得“爱因斯坦”一词成为“天才”的同义词。
方在庆,1963年生,湖北天门人。1983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。1991年在武汉大学获
哲学 博士学位。曾在浙江大学、清华大学任教,曾担任美国麻省理
工学 院“杰出访问学者”、
德国 慕尼黑大学Eric Voegelin教席(C3)、比勒菲尔德大学客座教授。在奥地利、德国、
英国 和美国的多所高校做过访问研究。2001年入选
中国 科学院“海外杰出人才”(“百人计划”),200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
自然 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。

内容简介
1922年秋天,爱因斯坦携妻子开始了为期五个半月的远东和
中东 之旅,这些地区是他以前从未去过的。这次行程包括在
新加坡 、
香港 和上海的短暂停留,在
日本 为期6周的旋风式
演讲 ,对巴勒斯坦12天的短期访问以及对
西班牙 的3周访问。《爱因斯坦
旅行 日记 》展示了爱因斯坦在这一重要旅程中的完整日记,让我们以私密的视角窥视一个聪明的头脑如何与宏大的
世界 相遇。中文版特别附加的三个文件,表现了爱因斯坦对饱受
外国 欺凌的中国充满同情。阿耳伯特·爱因斯坦(Albert Einstein,1879—1955),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,因“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,特别是发现了光电效应的原理”,荣获192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(1922年颁发)。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家,一生总共发表了300多篇科学论文和150篇非科学作品,有“现代物理学之父”之誉。他卓越的原创性科学成就使得“爱因斯坦”一词成为“天才”的同义词。泽夫·罗森克兰茨(Ze'ev Rosenkranz),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,在奥地利维也纳长大。1981年移居以色列,2002年到美国工作,现任加州理工大学爱因斯坦文稿计划助理主任,《爱因斯坦全集》资深编辑。泽夫对爱因斯坦的历史著作和书信往来情有独钟,撰写和编辑了《以色列立国前的爱因斯坦:犹太复国主义者的圣像,还是圣像破坏者?》(Einstein Before Israel:Zionist Icon or Iconoclast?)、《镜头下的爱因斯坦》(The Einstein Scrapbook)和《阿尔伯特·爱因斯坦——永恒的瞬间幻觉》(Albert Einstein:The Persistent Illusion of Transience)等多本关于爱因斯坦的书。目前正在编写一本关于爱因斯坦与表姐爱尔莎的第二次婚姻的新书。译者:方在庆,1963年生,湖北天门人。1983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。1991年在武汉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。曾在浙江大学、清华大学任教,曾担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“杰出访问学者”、德国慕尼黑大学Eric Voegelin教席(C3)、比勒菲尔德大学客座教授。在奥地利、德国、英国和美国的多所高校做过访问研究。200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“海外杰出人才”(“百人计划”),200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
自然科学 史研究所研究员。
下载地址
夸克资源精选合集
评论列表
发表评论